东京大学学者到“嘉”开讲 人工智能研究受关注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人们对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研究日趋深入。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那么,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它又经历着怎样的发展呢?

10月15日,在经管大楼208教室,东京大学大数据研究室成员金洪善和东京大学信息理工学系研究室刘凤龙,共同为我校师生讲解了基于现实大数据的人工智能研究及东京大学共同研究和受托研究的概况。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之一。它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研究内容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金洪善从词云着手,形象阐述了人工智能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类分支,在经历了热潮与残冬的二次更迭后,如何一次次突破局限,最终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社交网络。他指出,人工智能的第三次热潮是其根本性的突破,即从机器学习向深度学习的转变。深度学习需要复杂的层级设计及大量的数据。“大量不同的网络数据在具有一定规模后则需要进行大数据的分析和机器学习的运用。所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不可分割。”金洪善强调,对于大数据的分析,要抓住其多样性、高频度、大量化的特点,才能保证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刘凤龙介绍了东京大学的共同研究和受托研究的概况。自2004年日本实行国立大学法人化制度后,日本国立大学在教学科研、经济等方面享受极大的自主权。东京大学因此成立采学研机构,将大学的研究成果采掘化,与企业或其他大学共同研究,并接受其他机构的委托进行受托研究。在不超出安全保障领域与不违反校规的基础下,企业或机构可以通过直接联系教授、提交材料,经过法律鉴定与相关部门许可等系列流程后,在东京大学开展共同研究或受托研究。这不仅体现了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实施后的改变,也是日本“教授治学”的重要表现。在介绍了共同研究与受托研究的方法后,刘凤龙展示了日本大学采学研业绩的概况。与日本文化与制度有关,科研成绩较好的大多数为国立大学。这些大学的科研能力与外部进行的学术交流能力均较强。此外,刘凤龙也提出了不少关于科研工作的专业建议。

本场讲座由赴日培训中心、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讲座让我校师生收获了有关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东京大学共同研究及受托研究的知识。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8级学子陈钦表示:“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的知识面还比较基础,这些深度的解读让我对人工智能、对科研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知。”